- 公司動態
公司四十年發展歷程回顧
2018-12-10 14:54:01點擊:
高原水利鐵騎,喀斯特王國里的大禹傳人
——貴州水利實業有限公司
[提要]:無數的水利人,譜寫了我國厚重的水利建設史。今天,我們要提到的,就是一支來自祖國西南的高原水利鐵軍,被譽為喀斯特王國里的大禹傳人——貴州水利實業有限公司。讓我們一起隨著淺淺的墨跡,讀一讀他們的故事......
在群山環抱的云貴高原之上,在東方神秘的喀斯特王國貴州,有著這樣一支水利隊伍,在祖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進程中,同時也經過四十年的風風雨雨,鑄就了一處處高峽平湖、璀璨明珠的美景展
現。爬山涉水,他們與新時期水利興盛的跌宕命運同行。幾經波折,他們從沒忘記水利人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從烏蒙山區的涓涓細流,到武陵山下的滾滾烏江;從赤水河畔的氤氳繚繞,到清水江的煙波縹緲;從紅水河的波瀾壯闊,到引三岔河水潤黔中大地萬畝良田。他們的戰場烽煙彌漫,他們的聲音在群山巍巍里久久回蕩,他們是水利行業“獻身、負責、求實”精神的真實展現!他們就是——貴州水利實業有限公司。這一支四十年歷經磨難,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進的高原水利鐵騎,這群東方喀斯特王國里的大禹傳人。讓我們一起去挖掘他們在水利建設事業中的故事,一起去聆聽他們背后那些熱血沸騰的水利聲音,一起去追尋他們的水利事跡......
命運坎坷跌宕,初心不改依舊
四十年,是一個懵懂少年到不惑之年的崢嶸歲月,是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全部青春煙云消散,是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大地到祖國高速繁榮前進的一幕幕縮影。然而對于貴州水利實業來說,這只是他命運
舛的發展歷程中,一步一個腳印里初心依舊的永遠追隨。
1978年,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響徹神州大地,在歷經一個多世紀的風雨激蕩后,沉睡的東方巨龍將再次騰飛。各行各業也將打破舊傳統,迎來全新的契機。貴州省水利局(現貴州省水利廳)積極響應黨和國家水利改革開放號召,為了“興水潤黔水美貴州”的宏偉藍圖的謀劃,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用水需求,省水利局直屬貴州省水利機械化施工處這個全新的施工單位在歷史發展的軌跡上誕生了!
公司原新寨路71號辦公地址全貌
然而,水利事業任重而道遠!單位成立之初,改革開放的號角剛剛吹響,當時設備、技術力量薄弱、落后,經濟困難,要想在條件惡劣的貴州山區建起一座座水庫、一座座電站,困難重重,對于一個新生的單位,更是難上加難。
迎難而上,方展丈夫風采;知難而進,盡顯英雄本色。從最初的貴州省水利機械化施工處承建的第一座水庫——天柱魚塘水庫伊始,到后更名的貴州省水利機械化實業總公司承建的并第一個獲得省級優
質工程“黃果樹杯”獎——遵義市海龍水庫的投入使用,承載起黔北糧倉水源重任。那一段艱苦的歲月里,就是這一群可愛的水利人,憑著堅強的意志,發揚水利行業精神及踏石留痕的實干精神,走過了肩
挑背駝的時代,在那經濟困難、施工條件惡劣、交通閉塞、設備力量薄弱、落后的歷史背景下,艱苦奮戰,建設水利事業,為復雜的喀斯特地質地貌筑壩、建電站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的施工經驗,也為貴州
水利建設培養了眾多的水利人才。
公司承建的第一項工程——天柱魚塘水庫
獲評第一個省級優質工程“黃果樹杯”獎——遵義市海龍水庫
1992年貴州省水利機械化施工處與貴州省水電廳汽車隊兼并,1993年與水利水電基建工程處合二為一,成立為貴州省水利建設總公司。然而,其發展的美好愿景只在歷史的時刻表上出現短短的一年,公司并沒有朝著人們設想的方向發展,“下海”的熱潮為單位的持續發展激起了不小的動蕩。為了保住十多年的勞動果實,為了保持初心,繼續實現“水美貴州”的水利夢想,隨后1994年又一次更名為貴州省水利機械化實業總公司隸屬于貴州省水利電力廳,公司在黨委的正確指導和帶領下,全體職工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共同渡過了低谷危機、艱難困苦、煎熬“漫長”的幾年,公司老職工們每當提及那段苦澀的日子,既有辛酸淚濕,又有感慨而發。然而,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通過時間的沉淀,在1998年大洪水的國難面前,在黨和國家對水利建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指導下,這一支隊伍再一次在高原的深谷溝壑爆發出驚人的力量,一道道防洪堤,一座座巍峨大壩拔地而起,一處處高峽平湖、璀璨明珠美景不斷展現。一座座水利豐碑在喀斯特高原上遍地開花。此時,他們在貴州的水利建設施工中,始終擔當起先鋒隊的主力作用。
歷史的軌跡總是浮浮沉沉,綻放過后又是漫長的沉寂,公司發展在日歷上開始按部就班直到2010年,遵義灌區一期工程——水泊渡水庫最終建成,并一舉斬獲貴州水利建設史上第一個全國水利工程最高榮譽獎——中國水利工程優質(大禹)獎;并在當年的西南大旱的歷史背景下與海龍水庫一起,為革命老區遵義的抗旱救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10年11月榮獲中共遵義市委、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先進集體”表彰。這也又一次讓所有覺得黔驢技窮的水利建設單位對這家貴州本土的水利施工企業刮目相看。然而,就在接受著業內外榮譽和贊揚聲中,接踵而至的卻是體制改革浪潮,讓這個蓄力多年準備順風翱翔的企業深受困頓。
獲評貴州省首個“中國水利工程優質(大禹)獎”
——遵義灌區水泊渡水庫
2011年,路在何方?一瞬間又成為這一群幾經波折的水利人面臨的頭等問題。在這事關企業航向的重要時刻,新一任的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正光用他堅韌的毅力、獨到的眼光和卓越的智慧帶領著全體職工謀劃著公司的未來,提出了全員職工變股東、以黨建工作為牽引、以水利建設為主導,多元化發展的路子慢慢施展開來,公司改制再一次更名為貴州水利實業有限公司。在李正光董事長提出的“為股東創效益,為員工謀福利,為社會擔責任”指導思想下,于 2012年公司成功升級資質,成為貴州省本土唯一的一家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企業,重振旗鼓,再接再厲,除了發展主業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外,公司努力拓展其他產業,并逐步走向多元化,公司控股的貴州華禹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貴州西南管道有限公司、基礎處理公司以及設備租賃站、公司全資的貴州桃源農業生態發展有限公司、貴州思源供水有限公司以及公司控股參股的水電站開發公司等,為公司的發展壯大貢獻了重要力量。企業發展綜合實力逐年邁上新的臺階,再一次向著水利建設偉大事業發起沖擊,其承建的貴陽市魚洞峽水庫工程,隨后再次斬獲“中國水利工程優質(大禹)獎”,而雄偉的魚洞峽大壩,從此也成為貴陽這座日新月異西南中心之城整個東部的輸水用水源泉。
公司原貴陽市南明區沙沖南路200號辦公地址
獲評貴州省第二個“中國水利工程優質(大禹)獎”
——省會貴陽市魚洞峽水庫
抓鐵留痕,貴州水利實業人用他們的鋼筋鐵骨斗水困,到如今,在貴州這個東方喀斯特山地王國里,共承擔了400多項水利工程建設任務,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中型水庫大壩樞紐近60座是他們的杰作;17
座70米以上的高壩,沉淀著他們的青春與汗水;在近幾年貴州大力建設骨干水源水庫工程中,有60%為公司承建,而正在建設中的都勻大河水庫105米、赤水丙安水庫120.5米兩座高壩,也勢必成為貴州水利
建設發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2018年初,貴州水利實業再次實現歷史性突破,實現與上市公司正平路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603843)的股權合作,強強聯合,共謀發展,將公司推上了更大的舞臺和廣闊深遠的發展前景!經過多年沉淀與洗禮,水利實業人始終追隨初心,砥礪前進,成為貴州水利建設事業中當之無愧的主力軍!成為新時期大禹治水精神的高原傳人!
公司現辦公地址——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小河萬科中心寫字樓22層
榮譽彰顯實力,技術創新未來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貴州水利實業承建的400多項水利工程落地的背后,是作為全省首家壹級水利水電施工總承包壹級企業無數榮耀的積淀,翻開他們厚重的榮譽記錄冊,瞻仰那些用青春和汗水積攢的光芒:連續多年榮獲“全國水利系統AAA級信用單位”和“全國水利優秀企業”;連續10年榮獲“全國守信用重合同單位”;連續16年榮獲貴州省“守合同重信用單位”;多次獲得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榮獲2項中國水利工程優質(大禹)獎、6個全國水利建設工程文明工地、12項貴州省“黃果樹杯”優質工程獎;榮獲全國水利先進集體、五一勞動先進單位、全國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單位(貴州省首家),并從2017年開始,所有新開工項目在省內率先實行了工程建設項目“農民工實名制管理”,還有諸多省市級優秀獎狀,優良工程等,為水利實業公司的發展積下了良好的口碑,也筑起了屬于他們厚
重的、悠長的企業榮譽文化長廊。
榮譽的背后,是水利實業人在四十年風雨跌宕中摸爬 滾打儲蓄起來的點點滴滴;是水利改革開放發展四十年的貴州剪影;更是水利實業人在一次次技術攻堅與創新中最真實的聲音回應。
在多次與水利實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正光的交流中,技術創新都是不能被避開的話題。“技術創新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占據著領先地位,同時也是公司發展的核心。”李正光鄭重的說。貴
州水利實業以每年申報1-2個省部級施工工法,申報科技成果,主編、參編行業團體標準、地方標準和申報科研項目為抓手,積極推廣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應用,大力推動技術創新。也正是因為公司對技術創新高度重視,并建立起完善的激發、保障、獎勵的機制,有組織、有資金保障的技術創新,無數次的為他們在貴州高原水利建設事業中建下奇功,突破了喀斯特地形地貌上修建水利工程技術難題的瓶頸。
他們不只是埋頭苦干,而是早已經把艱難困苦的山地水利工作當成了他們彰顯智慧的舞臺,轉戰各地,智斗窮山惡水,不知從那時起,已經成為這個集體在工作中最大的樂趣。深入的了解后才得知,水利實業近幾年里,幾乎每年都有技術、質量、安全等課題獲得全國獎項,更有多項自主創新和研發的施工技術被列入省部級水利工法。
隨著貴州的開放發展,近幾年來,外來入黔施工企業越來越多,讓原本有序的水利發展市場格局被打破。當今推行的 各種項目建設模式,更顛覆了工程建設中傳統的單一施工招標,給產業結構單一的水利施工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困境,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難得可貴的是,在受眾多制約因素而夾縫中求生存發展的貴州水利實業始終不忘初心,堅持著“用戶至上,質量第一”的管理方針,以爭創全國水利QC優秀質量管理小組成果和多創優爭杯為抓手,以提升整體優良率為目標,全面推進質量管理工作。全員質量意識得到提升,全面質量管理落實有力有效。在貴州水利行業激烈的競爭中,幾乎是哪里工程難度大,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然而,每一個優質工程的背后,是他們無數次反復實踐、辛勤汗水及智慧所凝結出的先進技術作為強有力的支撐。
在遵義中橋水庫施工中研發運用的“大壩砼面板止水銅片一次性制作工法”和“翻轉鋼閘門封堵導流洞進口施工工法”獲評2015-2016年貴州省省級施工工法;“水工隧洞砼襯砌滑動模板施工工法”
和“干噴射砼自動給料施工工法”獲評水利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工法;在盤縣魚洞壩水庫工程中“懸臂桁架翻升式大模板施工技術”、六盤水雙橋水庫工程中聚丙烯纖維砼新材料的運用,使得魚洞壩、雙橋水庫雙雙獲得“第十批貴州省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提高面板堆石壩止水銅片安裝合格率》課題榮獲全國水利QC優秀質量管理小組成果二等獎。
2014年,由貴州水利實業承建的遵義中橋水庫大壩樞紐 工程提前一年建成蓄水,有效緩解了遵義城區的供水矛盾。中橋水庫工程建設期間,公司項目部對止水銅片的制作機具進行改進創新,研發運用大壩砼面板工程止水銅片一次性制作成型技術,利用機械擠壓原理,精確、穩定且靈活地進行止水銅片的制作和安裝,現場按設計單塊止水銅片需求一次加工成型,成功解決了傳統方法銅片割斷分段間斷焊接且質量難以控制的技術難題。該創新工法通過在遵義市中橋水庫、余慶縣魁龍水庫、仁懷市大沙壩水庫等同類型鋼筋砼面板堆石壩工程中的實際運用,已被證明能夠有效保證工程質量、縮短工期、節約成本,并提高了止水銅片整體結構防滲質量,具有很強的推廣應用價值。
在水城金獅子水電站(二級)工程導流洞進口封堵施工中,貴州水利實業又探索出一種采用翻轉鋼閘門封堵導流隧洞進口施工工法。隧洞進口封堵常用的方法有疊梁閘門和鋼閘門,通常在鋼閘門安裝時,需架設啟閉平臺,使用啟閉設備下放閘門,需要修建閘門井、交通道路和平整吊裝平臺、安裝啟閉設備,下閘后設備還難以拆除,施工周期長、施工成本高。采用翻轉鋼閘門封堵導流洞進口,門體可在現場進行加工,不需修建臨時公路,同時利用水壓力讓閘門自動就位,人員快速撤離工作場地,有效地解決了閘門自動就位輔助工作多、費用高的技術難題。
在仁懷市大沙壩水庫工程施工中,貴州水利實業對隧洞 邊墻砼襯砌模板架設方式進行創新,探索出水工隧洞砼襯砌滑動模板施工工法,采用滑動拼裝模板施工,減少了拆模和裝模工序,改變了傳統落后的立模工藝,使隧洞砼襯砌施工多快好省,在采用了該施工工法的仁懷市大沙壩水庫、鳳岡縣河頭水庫、德江縣觀音灘水庫三個工程項目中,經質量檢測,混凝土垂直度偏差均控制在3毫米以內,表面光潔度、平整度極佳,無漏漿現象。
在六盤水雙橋水庫工程施工中,為減小大壩面板砼在澆筑、蓄水運行過程中產生化學反應,改善面板砼的和易性、粘聚性及保水性,防止澆筑過程中因氣溫、氣候及其變化等條件產生的塑性裂縫、凍脹裂縫、溫度應力裂縫及干縮裂縫等,水利實業運用了砼配合比中外摻聚丙烯纖維材料,有效減少和防止澆筑后早期硬化階段因泌水和水分散失引起的塑性收縮和微裂紋,極大地改善和提高了面板的抗裂、抗
滲、抗變形能力,提高了砼面板強度和耐久性。
在松桃平舉水庫技改工程中,貴州水利實業創新性運用“合頁活動壩”這已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并列入水利部《2014年水利先進實用技術重點推廣指導目錄》這一世界領先型技術,并在其后將負責貴
州市場的推廣。與傳統水閘相比,合頁活動壩克服了傳統水閘的主要缺陷,保留了堅固耐用、無阻礙行洪、美化景觀的特點,實現了快速升降壩、任意高度擋水、無動力降壩等優點,是生態環保性價比最高 的
一種壩型。這種壩型進入貴州,將廣泛運用于河道景觀、蓄水灌溉、水庫擴容、水生態文明及城鎮化建設項目,助推“水美貴州”新篇章。
類似的技術創新案例,在水利實業的生產過程還有很多很多,如貴陽市魚洞峽水庫施工中采用不對稱拱壩筑壩、余慶縣魁龍水庫運用的礫巖料筑壩與豎井旋流消能施工、德江縣長豐水庫于砂卵石軟基建
壩等。其后,在2017年10月份由中國水利工程協會舉辦的全國水利工程QC質量管理小組的申報及發布上,水利實業再添新譽:“采用翻模固坡提高面板砼堆石壩上游固坡平整度”課題獲得全國水利工程QC優秀質量管理小組Ⅰ類成果獎;“提高小斷面隧洞襯砌砼外觀質量”和“提高球墨鑄鐵管接口連接一次合格率”2個課題獲Ⅱ類成果獎。2018年,“提高壩肩巖石岸坡開挖合格率”、“如何提高碾壓砼砂料的含粉率”兩個課題又一次分別獲得全國水利工程QC優秀質量管理小組Ⅰ類、Ⅱ類成果獎。
多年孕育,砥礪奮進。公司力量逐步增強的背后,離不開公司先進管理理念和人才力量等方面不斷探尋與發展,從剛成立之時,整個公司力量單薄,基本上是所有的技術、人力、物力等均傾注在項上,隨著企業的發展,在不斷加強人力、技術等方面的積累外,公司開始注重企業發展管理模式與國際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接軌,早在2000年就已啟 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相關工作,2002年7月正式從北京中大華遠認證中心引入實施管理體系并發布《質量管理體系》(第一版);2006年引入《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自始“三大管理體系”貫標工作在企業改革發展中全面運行,并在實施過程中,公司及所屬項目處結合發展實際真實有效地運行“三大體系”,并始終貫穿企業發展,為打造工程過程精品、創優爭杯、文明工地及良好的工程和企業形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并獲得了雙贏,受到了北京中大華遠認證中心的表彰,同時構筑起了企業系統化、程序化、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平臺, 助推企業綜合管理水平持續升,企業原有的“公司力量”發生了質的突破,企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同時公司在人力資源建設上,立足長遠,科學謀劃,始終遵循“鍛支隊伍,育一批人才”的理念,現公司已擁有職工850余人,其中員人數165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00余人:含工程技術運用研究員6人、副高級職稱72人、中級職稱134人、初級職稱233人;各類注冊執業資格人員206人:含一級建造師30人、二級建造師146人、其他注冊執業資格人員30人。在全省同行業中具備了相對的人力資源優勢。也正是因為他們通過群體的不懈努力,加之公司先進的企業管理措施和良好的人才激勵機制,才凝聚成了這一支高原水利建設尖兵隊伍。幾年來,在貴州水利 建設的快速步伐中,一系列新技術的探索和運用、企業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及強有力的人才儲備等支撐著貴州水利實業出色的完成了成倍的工程建設任務,助力其取得良好的經營業績和市場信譽。
社會責任擔當,黨政工齊發力
為社會擔責任,為職工謀幸福。在貴州水利實業的發展進程中,絕不是口號,也絕對不會在高速發展的市場經濟中被至若罔然。從2011年改制初期,在前程迷惘的關鍵時刻,在公司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并沒有因為在企業改制艱難過程中,原企業改制成本中沒有預留托管費問題,放下離退休職工不管不顧,而是始終確保企業穩定與發展是企業的第一要務,并主動承擔了他們的后續保障責任,做到了不
讓任何一個員工失業。其后更是在公司經營逐年好轉的情況下不止一次的提高職工工資收入水平,不斷增加職工福利待遇,較公司改制前明顯提高。
此外,貴州水利實業公司工會創建“職工之家”,對困難職工進行歸檔,建立起較為健全的職工幫扶機制;專門設立離退休職工托管辦公室,對為貴州水利建設付出了心血,對老企業做了不可抹滅貢獻的離退休老同志和企業改制時已經內退的同志兌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學的承諾。和諧的內部職工關系,讓職工在公司真切的找到了家的歸屬感,實現了作為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省企業工會及公司領導慰問困難職工
近年來,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的貴州,水利實業面對困難,堅持不斷探索與發展,在公司黨委的領導下,始終牢記使命與擔當,團結廣大黨員職工干事創業,除了在貴州水利水電建設中持續發揮著主力先鋒作用自我責任擔當外,一直延續著他們幫扶社會的優良傳統,多次參與到社會公益扶貧中去,在脫貧攻堅的歷史任務中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特別是公司黨委對口幫扶的黃平縣舊州鎮,公司領導們曾先后
多次進行實地走訪并真金白銀的幫扶,有效幫助當地5個極貧村走出了產業帶動、水利支撐、農民致富的具有自我造血功能脫貧路子;在“助力脫貧,惠澤仡鄉”的遵義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百企扶貧捐贈儀式上,貴州水利實業再一次為偏遠山區的脫貧事業慷慨解囊;除了公司黨委大力助推脫貧攻堅事業外,公司工會積極響應,先后在貴州省直屬企業工會于織金縣熊家場鎮開展“精準扶貧”活動中,主動參
與并捐助資金;此外,在紫云縣“開心屋”關愛留守兒童項目援建過程中,與其他8家單位聯合愛心捐助28萬元。
除近年的動作頻頻助力脫貧攻堅外,貴州水利實業其實更是一直擁有并延續著他們真幫實助的優良傳統。如2010年的西南大旱中,就有許多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感人故事:當時,在建設安龍柘侖水庫項目
時,就真實上演了一場不計成本用工程車輛為干旱嚴重的村寨連續送水達半月之余的感人故事;在正安縣石峰水庫項目所在地安場鎮, 公司項目處投入20萬購買輸水管材并親力親為安排施工人員為受旱十分嚴重的自強村做到了送水到家的細微服務。在這之前,更有盤縣(今盤州市)哮天龍水庫于2007年的建設過程中,因紅果經濟開發區大面積出現極度干旱,為緩解嚴重旱情,大壩在未封頂的前提下應急采取階段性蓄水特殊技術措施進行保障供水,開創了貴州水利建設的先河。
但凡在他們力所能及的地方,貴州水利實業人就不會忘記他們為社會擔責任的使命感。除了公司領導們高度注重“真槍實彈”助力精準脫貧的偉大民生事業外,更是在公司內部形成了“干一個工程,樹
一方豐碑,拓一方市場,交一方朋友”的良好企業文化及工作作風,其所屬的各個工程項目也紛紛效仿,公司羅甸八吝、畢節龍官橋、大方野螺溝、仁懷大沙壩、習水大茅坡、習水銅灌口水庫工程項目等都曾先后切實的參與到當地的扶貧中去,用實際行動助脫貧事業一臂之力。
公司積極參與“貴州脫貧攻堅”社會活動
貴州水利實業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呂飛曾對筆者說過,“水利實業的今天,是無數的貴州水利人前輩用無私的奉獻精神成就的,公司發展越來越好,只是我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懂得感恩是水利
實業職工的必需品質,回饋社會更是公司發展中的不斷修行”。
責任擔當不單單是社會公益的參與以及真金白銀的幫扶,同時還是黨建完備、職工幸福、組織安定、社會穩定長 遠努力的方向,更是這一群可愛的水利人除了建設“水美貴州”偉大歷史使命之外的那
一份質樸的感恩之心在支持著他們踽踽獨行。貴州水利實業扛著自己的社會責任前進,這應該是另一個被稱為高原水利建設新時期的大禹傳承者身上獨有的那份大愛精神吧!
市場競爭風流,楊帆續輝煌
四十年風雨,四十年崢嶸。水利實業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誕生,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長大,在中國夢偉大復興的進程中逐漸成熟。在幾多波折的坎坷命運里用最真誠的初心走來,用智慧和拼搏擁
抱現在,也將繼續勇敢地扛起他們的責任走向未來。
在貴州大地上樹起的一座又一座壯美的水利豐碑是對他們最大的肯定!一汪汪甘露潤大地,一絲絲清泉暖人心,一顆顆璀璨明珠亮夜空是對這支高原水利水電之師最好的慰藉和贊賞!
市場的洪流再一次掀起洶涌的波濤。企業市場競風流,貴州水利實業正在用他們堅韌不拔的水利精神昂首闊步。“水美貴州”的大美畫卷已經徐徐展開,他們永遠發揚著“大禹治水”和 “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他們將帶著自己的正能量邁出大山,走向更遠的地方,朝著遼闊大海揚起風帆,續寫屬于他們的新的輝煌!
(行政綜合部 宣)